旋覆花代赭石湯之注釋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花代赭石湯主之。(《傷寒論》)
【註】
本條病證,亦與前同。已存於未患傷寒之前,非初發於汗吐下後也。
《餐英館治療雜話》曰:「此方亦可用於心下痞硬,大便秘而噫氣不除者。然三黃瀉心,用於熱秘(求真按:『有熱便秘』),此方用於虛秘(求真按:『虛證便秘』)也。此病者之證候,宜注意之。反胃嗝噎證,皆知不治證也(求真按:『食道胃癌者,不治』)。元氣未大虛者,順氣和中加牡蠣(求真按:『可用順氣和中湯證,亦可用生薑瀉心也』);或大便久秘者,用大黃甘草湯,則大便通。一旦覺快,若元氣已疲,大便秘而吐食者,脾胃虛極,虛氣聚於心下,此時不宜與大黃劑也。假令欲其一旦覺快,反促命期也。此時用此方者,以代赭石鎮墜虛氣之逆,半夏、旋覆花以逐飲,所以妙也。此非余研究之所得。周揚俊曰:『反胃噎食,氣逆不降者,治之有神效。余經驗數人,此方面不治者,畢竟不治也。』《傷寒論》云:『噫氣不除。』『不除』二字妙。已用生薑瀉心,噫氣不除者,虛氣之逆也,宜以此方鎮墜之也。古人下字,雖一字亦不苟,以此等文可知矣。」
此說雖不無小疵,但尚為良說,以是可解本條矣。
旋覆花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甘草、大棗各5.5克,人參3.5克,生薑9.5克,半夏11克,代赭石1.8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論說
《活人書》曰:「有旋覆代赭證,其人咳逆氣虛者,先服四逆湯。胃寒者,先服理中丸,再服旋覆代赭石湯為良。」
求真按:「氣虛者,陰虛也。雖胃寒亦為陰虛,但較輕微耳。」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生薑瀉心湯證之更劇者。」《醫學綱目》:「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方;下利者,用生薑瀉心湯。今用於嘔吐諸證,大便秘結者,有效。又下利不止而嘔吐,或吐宿水者亦有效。一宜秘結,一宜下利,其妙不可拘有表裡也。又治噦逆,屬於水飲者。」周揚俊曰:「余用此方,治反胃噎食,氣逆不降者,有神效。亦可試之。」
旋覆花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旋覆花
【氣味】…權曰:「甘,無毒。」大明曰:「無毒。」
【主治】主水腫,逐大腹,開胃,止嘔逆,不下食。(甄權)
行痰水,去頭目風。(宗奭)
消堅,軟痞,治噫氣。(好古)
【發明】
時珍曰:「旋覆,…其功只在行水、降氣、理血脈耳。」
由上文觀之,則本藥為健胃利尿藥,而兼有治噯氣之特能。
代赭石之醫治效用
本藥不外於酸化鐵,故有收斂、補血、止血作用也,明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