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莖湯之注釋
《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金匱要略》)
【註】
煩滿者,胸腔內有充滿之自覺而煩悶也。
葦莖湯方
葦莖14.5克,薏苡仁11克,瓜瓣(今以冬瓜子代之)8.5克。
上細銼,先以水六合,煎葦莖成三合,去滓,入餘藥,煎一合,一日三回分服,再服,當吐如膿。
先輩之論說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當以吐膿血臭痰為目的。然非多日多服,則難見效,且每過七日十日,用白散或梅肉丸取吐下為佳。瓜瓣,今用冬瓜子。胸中甲錯者,胸膈之肌膚枯蠟,血液不滋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平淡,而有意外之效。當以微熱與胸中甲錯為目的。胸中甲錯者,有蓄血故也,無蓄血,亦宜有咳血。」
葦莖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蘆(《釋名》葦、葭)莖葉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霍亂,嘔逆,肺癰煩熱,癰疽。(時珍)
治金瘡,生肉,滅瘢。(徐之才)
參照上說,則本藥為消炎性排膿藥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