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烏梅圓之注釋 / 皇漢醫學 / 厥陰病

烏梅圓之注釋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圓主之又主久利傷寒論
【註】
成無己曰:「藏厥者死陽氣絕故也蛔厥者雖厥而煩然吐蛔已則靜不若藏厥而躁無暫安時也病人藏寒胃虛蛔動上膈聞食臭出因而吐蛔與烏梅丸溫藏安蛔。」
希哲氏曰:「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十字為一句。…藏寒者胃寒也古書有指府為藏者不可拘泥也。」
醫宗金鑒:「傷寒脈微而厥者厥陰之脈證也至七八日不回手足厥冷更加通身膚冷躁無暫安時者此為厥陰陽虛陰盛之藏厥非陰陽錯雜之蛔厥也若是蛔厥其人當吐蛔今病靜而復時煩者不似於藏厥之躁無暫安時則知為蛔上入膈故其煩須臾復止也得食而吐又煩者是蛔聞食臭出故又煩也得食蛔動而嘔蛔因嘔吐出故曰其人當自吐蛔主以蛔厥之烏梅圓也又主久利者此藥之性味酸苦辛溫寒熱併用故能解陰陽錯雜寒熱混淆之邪也。」
喻氏曰:「脈微而厥可知陽氣衰弱矣然未能定其為藏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時者乃為藏厥用四逆湯及灸法而厥不回者則死矣。」
參照上之四說可知本條之義矣
烏梅圓方
烏梅細辛附子桂枝人參黃柏各12克乾薑20克黃連32克當歸蜀椒各8克
上細銼以蜂蜜及米糊為丸一回4克許一日三回服用

先輩之論說治驗

內科摘要:「烏梅丸治自胃府發咳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聖濟總錄:「烏梅丸為產後冷熱劑治久下不止也。」
方輿輗本方條曰:「吐蛔證先哲已有論之或為寒或為熱其治法由此丸分出雖似各有確見然余以此藥由寒熱各性錯綜成方即是立方之妙旨故余常守故規不為一味之去加而屢得巧驗茲舉一二例以證之一人年二十餘久患蟲積腹痛更醫數人不效上嘔下泄羸困頗甚余以此丸為料用之十餘帖而痊以此丸為料用不載於書又不見世醫為之頃讀陳復正幼幼集成》『以烏梅丸方為末水煎十分之一亦可』,此說可謂先得我心矣。」
百疢一貫:「以烏梅圓煎劑亦有效蛔證雖有臟寒熱病之分病末吐蛔多難治而死此處後世有用理中安蛔湯者即古方之烏梅丸也。」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胃反噤口痢間有宜此方者以生薑汁湯送下為佳。」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之蛔厥全冷者也有休發者輕證起時有厥者柯琴謂不僅蛔厥概為厥陰之主方又厥陰多寒熱錯雜證茯苓四逆湯吳茱萸湯外運用此方多能奏效故雖別無蛔厥之候亦用於胸有刺痛者又反胃之壞證以半夏乾薑人參丸料送下此方有奇效又能治久下利也。」

烏梅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
烏梅
求真按:「由梅實熏製而成也」。
【氣味】酸溫平澀無毒(杲曰:「忌豬肉
【主治】下氣除熱。…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本經
去痹利筋脈止下痢別錄
治傷寒煩熱(弘景)
止渴調中去痰治瘧瘴止吐逆霍亂除冷熱痢(藏器)
治虛勞骨蒸消酒毒,…治休息痢有大驗(大明)
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漏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時珍)

由此等說觀之本藥為清涼性收斂藥兼有殺蟲殺菌贅肉腐蝕作用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