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之注釋
產後,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下利虛極者,因下痢而虛證至極也。然本方不特治產後下痢虛極,亦能治白頭翁湯證而有急迫之情,及黏血便、血便、或子宮出血等。東洞翁曰:「雖曰產後,實不僅言產後也,當以血證為準。」又按云:「當有急迫證。」概括言之,為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7克,甘草、阿膠各5克。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論說治驗
《方機》曰:「胸中熱而心煩下利者,白頭翁湯主之。若心煩不得眠,或煩躁者,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求真按:「心煩不得眠與煩躁,皆甘草、阿膠之主治也。」
《成績錄》曰:「一男子患疫,八九日。一醫下之,黑血數行,下利不止,氣力頗脫,渴不能食,晝夜煩躁不得眠。先生診之,脈微弱,舌上有苔。乃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未幾痊愈。」
求真按:「對於腸傷寒之經過中,裡急後重,排黏血便,恰如赤痢者,以白頭翁加大黃湯而速愈。」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痔疾,肛中焮熱疼痛,或便血者。若大便燥結者,加大黃。」
治產後,下利腹痛,荏苒不止,羸瘦不食,心悸身熱,唇舌乾燥,便血急迫,或惡露猶不止者。
求真按:「亦用本方於此證,得奇效。」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唯云虛極者之『極』字,與六極之『極』同義,謂虛憊甚也。阿膠,主下利(求真按:『阿膠不特主下痢,亦主心煩出血也』)。甘草,扶中氣也(求真:『按甘草,惟有緩和黏滑作用,非扶中氣也』)。」
《橘窗書影》曰:「一婦人產後,下血久不止,肛門疼痛,日夜不得忍,顏色青慘,短氣有微熱,脈數無力。余診曰:『腸中濕熱釀內痔,血管破裂也,故有苦痛,非直下血也。』即與白頭翁甘草阿膠湯,兼用蠟礬丸,疼痛大減,下血亦隨止。後無疼痛,時時下血,因與溫清飲,而痊愈。」
求真按:「兼用蠟礬丸者,蛇足也。可用當歸芍藥散兼用第二黃連解毒丸,以代溫清飲。」
一婦人產後下利不止,虛羸不足。診之,脈數無力,舌上無苔而乾燥,有血熱,便色亦茶褐色而帶臭氣,因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下利逐日減,血熱大解。
白頭翁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白頭翁,苦堅腎,寒涼血。…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齒痛,骨痛,鼻衄,禿瘡,癭癧,瘕疝,血痔,偏墜。」
歸納以上諸說,則本藥可謂為消炎性收斂藥,而有作用於大腸之特能。
秦皮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秦皮,苦寒,性澀,色青,補肝膽而益腎。…故能治目疾(洗目赤,退翳膜),驚癇。以其收澀,故治下利、崩帶;以其澀補下焦,故能益精,令有子。」
由此說觀之,則本藥亦可謂為消炎性收斂藥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