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之注釋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著,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之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金匱要略》)
【註】
原文「癥痼害妊娠」下有「六月動者,前三月經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二十一字,程林云:「當有缺文,意義全不通,故去之。」宿者,從前也。癥及癥痼者,如已述血寒之謂也。全文之義,謂婦人由從前臍下部有血塞,偶當妊娠,未滿三月時,子宮出血不止,且臍下有胎動者(本論在臍上,恐為臍下之誤,何也?因未滿三月之妊娠,子宮未嘗有達於臍上之理故也),因血塞障害妊娠也。若子宮出血不止,而亦不去者,當以本方下其血塞也。則其治出血與妊娠障害之意,在言外矣。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藥各2.4克。
上為細末,以蜂蜜及米糊為丸,一日三回分服。但現今普通將上用量之二或三倍,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或冷服。
桂枝茯苓丸加大黃湯方
前方中加大黃2.5克以上。煎法用法同前。
【主治】治前方證之可下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