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湯之注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有內熱而下痢,裡急後重者,以本方為主治也。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本方證有渴,雖如仲景所云。但其渴也,不出微渴之範圍,非如石膏劑證煩渴引飲也。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9克。
煎法用法,同小柴胡湯。秦皮現在難得,可以黃芩代之。此擁鼻老人之經驗。
先輩之論說
東洞翁本方定義曰:「治熱利下重而心悸者。」
求真按:「仲景僅云熱利下重者,下利欲飲水者,頗不備。新加『心悸』二字,可從之。」
《方機》曰:「胸中熱而心煩,下利者,白頭翁湯主之。」
《方輿輗》本方條曰:「熱痢下重者,即後世所謂痢證也。此方可用於痢熱熾而渴甚者,因白頭翁為解痢熱之著藥也。蓋痢熱與傷寒熱大異,非白虎輩所能治,而黃連、黃柏、白頭翁之類能治之。他家用黃連解毒湯,或三黃加芒硝等,但余用此湯而屢奏效。此由白頭翁有治痢熱之殊效也。此湯之的證,雖屬強熱,然非可用下劑之處也。」
求真按:「本方有效於痢熱者,雖如有持氏說,但非特效藥,不可忘之。」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熱痢下重,渴欲飲水,心悸腹痛者。此方主治之。」
求真按:「此說較東洞翁之定義更加具體,可從之。」
貉丘岑先生曰:「嘗在甲斐時,痢疾流行,無不傳染。其證每大便時,肛門灼熱如火,用此方多有效。余奉此說而數得效。」
求真按:「本方有效於急性大腸炎、赤痢者,雖如貉丘岑及尾臺氏說,若不加用大黃,則其效果不全。」
治眼目鬱熱,赤腫陣痛,風淚不止者。又為洗蒸劑,亦有效。
求真按:「本方本為消炎收斂劑,故可治此證,不待辨矣。但不如加用大黃以誘導腸管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