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桂枝湯之腹證 /皇漢醫學 / 太陽病

 

桂枝湯之腹證

由余之經驗芍藥大棗甘草之證必診得肌肉之攣急而就中成游離狀態之腹直肌最能明確觸知之故若認為此肌肉攣急時以之為三藥應用之目標以此肌之攣急稱為三藥之腹證然含此三藥之桂枝湯證亦有腹直肌攣急之現象則此三藥之腹證即不能不謂為此方之腹證也但如桂枝湯證非瘀血性之腹直肌攣急必現於右側而左側不全攣急即或攣急亦較右側為輕而於氣上衝之際亦必沿右側而發而左側不見矣
上說純屬理論於實際上本方似當遵仲景所論以脈證外證為依據而應用之不問腹證亦可然不可先有成見也

先輩之論說治驗

方機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正證也頭痛一證亦當投以此方若由咳嗽嘔逆而頭痛者非此方所治也惡寒鼻鳴乾嘔者外邪之候也此方主之脈浮弱或浮數而惡寒者證雖不具亦當用此方浮數浮弱者蓋桂枝湯之脈狀也。」
下之後更增一證發熱汗出身疼痛者猶當用此方若脈浮緊而疼痛者則非此方所治也
成績錄:「一小兒外襲衄血門人某與麻黃湯衄益多先生診之與以桂枝加桔梗湯兼用黃連解毒散而愈。」
求真按:「用桂枝加桔梗湯恐桂枝湯證之外尚有咽喉痛也用黃連解毒散者恐單用桂枝加桔梗湯之治衄血之作用猶感不足故也。」
方輿輗:「痢疾初起脈浮而有表證者宜發汗。《:『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陰病脈浮者當發汗宜桂枝湯。』當以此二條為治利之準則。…吾國近來古醫方流行痢疾專用葛根湯可謂醫道闡明矣雖然此說一起時醫遇痢疾初起輒不詳察其脈證概用葛根湯者亦未必對也蓋此證初起有當發汗者有不當發汗者其當發汗者有桂枝證葛根證豈宜一律固定乎當發汗者宜從太陰病脈浮云云條又當下者本少陰病自利清水云云條而治之。」
生生堂治驗:「一婦人患下利數年不進食形體羸瘦肌膚甲錯不能起臥醫時以參罌之類治之先生診之曰:「《百合篇所謂見於陰者以陽法拯之者也。」乃與大劑之桂枝湯使覆而取汗下利止更與百合知母湯以穀食調理之漸漸復原。」
類聚方廣義:「桂枝湯者蓋經方之權輿也。《傷寒論資始於桂枝湯雜病論發端於瓜蔞桂枝湯必非偶然也此書亦列以桂枝湯為眾方之嚆矢仲景之方凡二百餘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為主藥者垂三十方可見是方亦比其他諸方變化為最多也。」

桂枝之醫治效用

肘後百一方:「治卒心痛方。」
桂末或乾薑末並二藥亦可獨用以溫酒服方寸匕須臾六七服則瘥
心腹脹痛短氣欲死或治已絕之方
桂三兩水一升二合合煎八合頓服之
本草綱目
【氣味】甘辛大熱有小毒
【主治】霍亂轉筋頭痛腰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齆墮胎溫中堅筋骨通血脈疏理不足宣導百藥別錄
補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表虛自汗。…下部腹痛(元素)
治寒疽風瘖陰盛失血瀉痢驚疳(時珍)
桂心
【氣味】苦辛無毒
【主治】治九種心痛腹內冷氣痛不可忍結氣壅痹腳痹不仁止下痢。…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閉胞衣不下(甄權)
治一切風氣。…通九竅利關節益精明目暖腰膝治風痹骨節攣縮。…生肌肉消瘀血消痃癖癥瘕殺草木之毒(大明)
風癖失音喉痹陽虛之失血癰疽內托痘疽能引血而化汗化膿(時珍)
牡桂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上氣咳逆。…利關節補中益氣本經
心痛脅痛脅風溫筋通脈止煩止汗別錄
去冷風疼痛(甄權)
去傷風之頭痛開腠理解表發汗去皮膚之風濕(元素)
泄奔豚散下焦之蓄血利肺氣(成無己)
治橫行於手臂之痛風(震亨)
和蘭藥鏡
【試效】融和溫壯神經活潑健運精氣收固脈管之縱緩用於一切虛疲之證能挽回精力為壯神之要藥
患者有虛憊之神經熱腐敗熱性之熱病尤兼胃腸諸證者有效熱病之患者虛脫而兼嘔吐者用桂為泡劑
有健胃及驅風之良效故胃腸虛衰而噁心嘔吐或下痢或兼風氣痞滯諸證經久而不治者。…多效
發泄表發之蒸氣利小便治精力虛損之留飲停水難以運輸之水腫
萎黃病處女病之虛弱諸證或婦人由抑鬱憂悶困苦窮厄等神思之勞傷而發為虛損之諸病加幾那鐵屑於桂中而為散劑多有驗
治由子宮病及孕婦等之虛弱所發諸病或臨產婦人精力虛乏而發為痙攣衝逆眩暈昏瞶等更能催生下胞衣死胎
治婦人因血液不足不能盈滿於子宮動脈而發生之經閉(此證多為萎黃病之經閉)或自子宮動脈弛虛緩弱而失括約發生之月經過多
屬於諸失血虛弱證於桂中加入鐵劑等之收斂藥為散劑更易見效
驅逐下利或淋疾白帶經久不治者於對證之散劑丸藥中用桂末加入尤良
桂水
【試效】以氣味芳竄爽活精氣溫壯虛冷而強健頭腦神經胃腸之衰弱有破氣驅風及鎮痙之殊效用於一切虛脫諸證為挽回精力之良藥
子宮病喘息半身不遂搐掣癇瘛等用桂露加入適宜橙汁有良驗
能使肺管凝著之黏液稀釋疏解而咯出開胸利肺治痰喘壅盛呼吸息迫等哮喘諸證以下方有殊效
桂蔥救喘飲
和漢藥物考
桂皮(中國產)
【成分】為揮發油(桂皮油)1%乃至1.5%樹脂護謨質糖質單寧酸等
藥物學:「揮發油之作用。」
揮發油除為一般刺激皮膚作用之外有多少之防腐作用且適量內服有健胃之效對氣管有防腐作用兼能減少分泌故適用於肺壞疽化膿性支氣管炎等又能利尿且對尿有防腐作用又其二三物質應用於神經性諸病
芳香苦味藥純芳香藥及辛辣藥
屬於此類藥物皆含有揮發油故多少具有防腐之作用得竄入於皮膚黏膜等組織內故有局部刺激作用外用則起灼熱充血之感覺若長用此劇烈之物則誘起炎證發為疼痛之水泡故含有一定之揮發油之生藥又為有效之皮膚刺激藥而內服之則刺激胃腸之黏膜一部為反射一部以充血之結果使其機能亢進且依其香味亦易於自口鼻之反射故為健胃藥其效力比苦味藥更大然頗劇烈若大量內服每易引起發炎若經常用則引起慢性胃病
揮發油對腸之作用能亢進其機能促進其蠕動是以含有揮發油之藥物可用為驅風藥也若用大量則引起腹痛吐瀉且充血及於腹膜或波及其接近部之臟器是以此種藥物有時用為通經藥有時則為子宮出血流產等之原因也
揮發油於通常量雖不可謂有吸收作用然其一部自肺排泄容易咯痰故應用於支氣管疾患又其一部與糖碳基酸結合而出於尿中呈利尿作用但用大量則刺激腎臟發為蛋白尿等
肘後百一方和蘭藥鏡所說知桂枝有發汗解熱及止汗作用鎮靜鎮痙鎮痛作用興奮強心強壯作用祛痰作用健胃驅風作用疏通瘀血通經催產及下胎盤死胎之作用利尿作用矯味矯臭作用和漢藥物考則桂枝之主要成分因含有桂皮油及揮發油藥物學所載揮發油之醫治效用可謂即桂枝之醫治效用也是則桂枝有防腐刺激皮膚鎮靜鎮痙健胃驅風通經祛痰利尿諸作用也明矣茲可謂以科學證明舊學說之少分又仲景之所以多用桂枝亦可謂略得闡明矣
雖然於臨床上皮膚鬆粗而弛緩且易自汗者之體質與上衝證為主目的上記諸說為副目的而應用桂枝可也今更參照下說
藥徵:「桂枝主治上衝也兼治奔豚頭痛發熱惡風汗出身痛也。」
氣血水藥徵中桂枝條曰:「是皆衝氣之證也在表則為頭痛為惡寒為疼痛在裡則為悸為上衝。…若小便不利則有桂枝若自利則無桂枝也。」

芍藥之醫治效用

東洞翁歷觀仲景之芍藥去加諸方而歸納之曰:「芍藥者為主治結實而拘攣也兼治腹痛頭痛身體不仁腹滿咳逆下利腫膿也。」此言信而有徵欲解說之則用芍藥之目的為肌肉之觸診上有凝結充實之感覺而攣急也故腹痛頭痛身體不仁疼痛咳逆下利腫膿悉得治之而診其結實拘攣在於腹直肌既述於上是本藥之應用原則盡於翁之所說矣然關於其枝葉之知識亦有時而需要之今揭之於下
本草備要:「白芍苦酸微寒。…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脈收陰氣斂逆氣酸主收斂也。…緩中止痛斂汗安胎補勞退熱治瀉利後重脾虛腹痛心痞脅痛肺脹喘逆其收降之體又能入於血海至於厥陰治鼻衄目澀肝血不足婦人胎產及一切血病。」
傷寒論正義:「逐水氣之劑未有如芍藥者。」
和蘭藥鏡
芍藥
【試效】用根生根微有麻醉催眠質之臭氣乾者其臭消而為微甘苦收斂也
為鎮痙止痛藥之一自神思感動而發之痙攣搐掣諸證神經諸肌之攣急頭旋眩暈癇證睡魘小兒癇瘛子宮衝逆痛痛風等有良效
和漢藥物考:「由朝比奈博士奧野改造氏之報告芍藥中含有0.27%之安息香酸。」

芍藥應用上之注意

芍藥為一種收斂藥如欲發汗祛痰瀉下利尿諸作用以不用此藥物為宜故於一種止汗藥之桂枝湯中有芍藥而為猛發汗劑之麻黃湯大青龍湯中則無之為鎮咳劑之小青龍湯中有芍藥而祛痰劑之桔梗湯排膿湯中則無之止瀉劑之桂枝湯桂枝加芍藥湯黃芩湯中有芍藥而大瀉下劑之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中則無之利尿劑之越婢加朮湯五苓散豬苓湯中亦無之也夫以是項單純之理由固不足以規律全體然用芍藥為配合劑者於此點不可不深加注意也

大棗之醫治效用

東洞翁曰:「大棗主治攣引強急也兼治咳嗽奔豚煩躁身疼脅痛腹中痛。」此說頗有卓見茲詳解之且補其不備大棗之主治攣引強急者雖同於芍藥但芍藥適應於肌肉拘攣而為凝結充實之觸覺而大棗則適應於肌肉知覺過敏且牽引痛甚故大棗兼有利水作用也此所以有水毒而禁忌芍藥時而反適用大棗也即於十棗湯葶藶大棗瀉肺湯越婢加朮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等之驅水劑亦用之也
傷寒論正義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條曰:「病人有水氣故以茯苓大棗治水氣也。」
山田業廣氏曰:「用多量之大棗如仲景之炙甘草湯橘皮竹茹湯等用三十枚當歸四逆湯用二十五枚年少之時不能玩索其精義漫覺此三方用多量之大棗以後世方每於方後加薑棗引為怪迨年長始能領會大棗之所長於本草養脾平胃氣成無己注中以甘緩之等義雖任何人亦能知之但補心氣與成氏之十棗湯注中云大棗之甘益土勝水云云則心知其意者鮮如甘麥大棗湯之大棗即補心脾苓桂甘棗湯之大棗有逐水之功也。」
以上二說可為我說之證

甘草之醫治效用

甘草與大棗俱為緩和藥之代表故有緩解組織之作用尤以因肌肉之急劇緊縮所發疼痛及其他諸般急迫症狀為宜比之大棗其緩和作用則勝之然治牽引痛及利水之能力則不及也於腹證上彼此大同小異東洞翁曰:「甘草主治急迫也故治裡急急痛攣急而兼治厥冷煩躁衝逆等諸般急迫之毒也。」又曰:「仲景之用甘草也其急迫若劇則用甘草亦多不劇則少由此觀之則甘草之治急迫也明矣古語曰:『病者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洵當服膺之言也。」然此語失於簡約初學者不易通曉故以前輩所說擴充之
饗庭家秘說:「只知甘草有緩急迫之能者此大謬也以不僅甘草但食之味甘者其效能雖有多少厚薄之不同然俱能緩急迫如人參阿膠大棗等之類亦有緩急迫之功能也甘草俗醫有用梢末者畢竟亦有緩急迫之效也古方中炙甘草湯芍藥甘草湯建中湯甘草粉蜜湯茯苓甘草湯甘草瀉心湯之類若不倍加甘草則宜知其均為無效之方其中甘草大黃湯等合大黃之下甘草之緩而其證早解甘草粉蜜湯等之切痛亦以甘草之以甘緩故有效也此外如建中湯有飴亦以飴之甘緩其急痛故亦有效也由此等配劑甘草有緩急迫之效能當切心體會而用之也可。」
一人患大便秘結用一切之通下藥不能治因用大黃甘草湯以倍加甘草則大便暢通此處亦以大黃通氣以甘草緩肛門之急迫因而大便暢通也其後考知此理凡秘結之證倍加甘草而得屢效
調胃承氣湯之有甘草亦可知皆是緩急迫而取效之方也方名雖有調胃之名然其實則不然
予治一小兒其證足不舒用芍藥甘草湯五六帖而足舒此因以甘草之甘而緩其筋急之故也以上之經驗可知皆由緩急迫之功能而著其效也
於發積氣之急用甘草蟲痛甚亦用甘草腫物等痛甚用甘草中風中氣等之拘攣亦用甘草皆因緩其病以取功也善考其理於諸病多經驗之
一醫之醫案云:「一人常性急氣甚是皆積氣也胸下如有棒與大柴胡湯倍加甘草此證用甘草可知以甘草緩其性急與積氣也又云:『近世太平之人過於逸樂而肝積之人多宜用大柴胡加甘草湯等。』此外甘草之藥劑多源於此是亦以柴胡治肝鬱甘草緩肝積之意也又云:『甘麥大棗湯以各等分而用甘草亦以甘草緩肝積也。』」
求真按:「大柴胡湯中加甘草雖不得不謂為大柴胡湯芍藥甘草湯合方之意然由余之經驗於此症狀反用大柴胡湯桃核承氣湯合方之機會為多。」
由此所說東洞翁立言之一部具體的解釋之即欲試轉眼光於西洋學說而觀察之也藥物學》,則甘草屬於矯正藥中之甘味藥而矯正藥味之外不僅對咽喉氣管之分泌亢進有效而使容易咯痰且含有甘草糖酸之有甘味膠樣糖質及糖澱粉黏液質同時可知兼有黏滑藥之作用也然為黏藥則其同書中云
用作黏滑藥有偉大分子量無晶形膠樣之物質取水分時漸漸膨大遂有形成黏稠之假性溶液之性用以敷於黏膜創面等全無化學的與生理的之能力惟機械的包攝之但對於外表之相當刺激有防禦之功能耳
即味覺溫覺痛覺等皆由黏滑藥而鈍麻例如砂糖之水溶液與同一之比例溶液之於樹膠漿中則不同其甘冷水比同一溫度之乳汁使大感低溫以苛辣刺激之味亦加入黏滑藥時則成為微弱
局部刺激藥之作用亦由黏滑藥而緩和以加入一二滴芥子油之水注射於腸管之一部結紮其上下即時黏膜發赤腫脹腸腔充滿炎性滲出液若用1%之阿拉伯膠漿溶液代水時僅至充血而已
黏滑藥之消化溶解不迅速以其吸收非常緩慢且同時被水及其他易吸收物質所阻礙故凡欲使藥物作用於腸管則宜擇含有黏滑藥之生藥為便利又如內服黏滑藥之量大時腸內容稠厚發為瀉下恰等於硫酸鈉等之鹽類下劑
黏滑藥用於腸管之卡他症狀時則被包腸壁以防刺激故有抑制疼痛鎮靜反射的蠕動以促其治愈之效尤於腸管內刺激性之分解產物發生之時為然且又用於腐蝕性或刺激性物質之中毒或為有刺激性味藥物之調味等或為防止瀉下藥驅蟲藥之吸收而配入之
又往往用為賦形藥或結合藥黏滑藥者樹膠澱粉及含此等性質之生藥是也
如上說則可移黏滑藥之醫治效用而為甘草之醫治效用此森島氏之所論以科學的立證說明東洞翁學說之一部吾人得益不鮮然甘草之應用僅止於皮膚口腔咽喉支氣管腸疾病等未及於他體部之病證實不備也

生薑之醫治效用

生薑為矯味藥則等於桂枝大棗甘草至於其他之作用則大異其趣主治由水毒之上逆而咳嗽呃逆噁心嘔吐等證由本藥之應用水毒以之下降以此藥兼有利尿作用得排除於體外故胃內之停水自然消失使食欲亢進且本藥之健胃作用不但此也其主要成分之揮發油於胃黏膜刺激作用亦大有力焉故本藥有下降水毒利尿黏膜刺激之作用如欲達鎮咳鎮嘔及其他之目的狀況始可用之若胃內不獨毫無水氣反因高熱持久體內外俱甚乾燥而欲速使濕潤時則宜禁忌也仲景於大熱病之治劑如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桂枝湯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等不用之者蓋有故矣
本草備要:「生薑辛溫。…祛寒發表宣肺氣解鬱調中暢胃口開痰下食治傷寒之頭痛傷風之鼻塞咳逆嘔噦胸壅痰膈寒痛濕瀉消水氣行血閉,…救暴卒(凡中風中氣中暑中惡一切暴卒之病薑汁和童便飲有效薑汁開痰童便降火也)療狐臭(薑汁頻塗)搽凍耳(熬膏塗)殺半夏南星厚朴菌蕈野禽之毒早行時含一塊辟霧露山嵐邪氣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濕痹痛久食則積熱患目多食兼酒則發痔瘡癰之人多食則生惡肉若要涼則留皮皮者辛涼和脾行水治皮膚水腫腹脹痞滿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