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湯及白通加豬膽汁湯之注釋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傷寒論》)
【註】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可與白通湯。服此湯,尚下利不止,四肢厥逆,脈沉微而難觸,乾嘔煩躁者,為白通加豬膽汁湯之主治也。服此湯後,脈暴出者,則必死,微現持續者,回生也。尾臺氏曰:「按,疑此條『下利』之下,脫『腹痛』;『利不止』下脫『若』字。」此方證比四逆湯證,則下利稍緩,且無清穀大汗,四肢拘急等急迫證,故不用甘草也。蔥白,陶弘景曰治傷寒頭痛,陳子良曰止陰毒腹痛。此說是也,可從之。
白通湯方
蔥白6.8克,乾薑、附子各2.8克。
煎法用法同前。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6.8克,乾薑、附子各2.8克,豬膽或熊膽0.8克。
上細銼,以水一合五勺,煎五勺,去滓,和豬膽,頓服。以上二方,原方加人尿(童便),今去之。
先輩之論說
《活人書》曰:「病人有譫語者,有鄭聲者。鄭聲為虛,宜用溫藥,白通湯主之。譫語為實,須調胃承氣湯主之。」
求真按:「譫語者,未必以調胃承氣湯為主治。」
《名醫方考》曰:「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求真按:『此即白通加豬膽汁湯』),久坐濕地則傷腎,腎傷則短氣,腰痛,厥逆,下冷,陰脈微者,宜此方。」
東洞翁此二方定義曰:「白通湯,治下利腹痛,厥而頭痛者。白通加豬膽汁湯,治白通湯證而厥逆,乾嘔,煩躁者。」
《餐英館治療雜話》白通加豬膽汁湯訣曰:「一切大吐瀉後,面色眼彩,屬於虛寒而厥冷。其冷發自指裡,完全不背虛寒,而心下有膨滿煩躁證,夏月霍亂亦間有之,脈微欲絕,或全絕。世醫於此證,雖知用附子理中等回陽藥,然忘治心下之膨滿,故藥無效。此時宜用此方,有十倍參附理中之效。夫大吐瀉後,何故心下痞塞乎?究其病源,因大吐瀉後脾胃暴虛,氣與餘邪相搏結而聚心下,故用此方。以附子、乾薑回陽,以豬膽汁壓痞塞,以蔥白溫下元,用人尿鎮墜下行之品,引腎中欲飛騰之陽氣而歸源。以一方而四能備,仲景之制方,其精密如此,如何世之庸盲者,豈不知耶?且此方不僅有效於霍亂吐瀉證,凡中風卒倒,小兒慢驚,及其他一切暴卒病,脫陽證等,亦能建奇效。總以心下為目的而用之為要,今僅舉其效能之一隅耳,圓機活法,存乎其人。」
蔥白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蔥,生者辛散,熟而甘溫。…故發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陽氣。治傷寒腹痛,…陰毒腹痛,益目睛,利耳鳴,通二便,氣通則血治,故治吐血、衄血、便血、痢血、折傷出血、乳癰風痹。通乳安胎。婦人妊娠傷寒,以蔥白一物湯,發汗安胎,加薑亦佳。通氣故能解毒,解藥毒、魚肉毒、蚯蚓毒,塗猘犬傷。」
由此觀之,則本藥為溫性興奮藥,而有殺蟲殺菌作用。
熊膽之醫治效用
《本草備要》曰:「熊膽,苦寒涼心,平肝明目,殺蟲,治驚癇瘛瘲。通明者佳,性能辟塵,撲水上塵,投膽米許,則豁然開矣。」
《一本堂藥選》曰:「熊膽,療癥瘕、疝痞、痃癖、心胸痛、腹痛、傷食不吐不下、癲狂、瘧疾、痢疾。殺蟲,止嘔吐,發痘瘡。疳疾、驚癇、妊脹腹痛、產後腹痛、催生,點眼去翳,塗痔止痛,用於一切之急病,以喚起元氣,開通蔽塞。」
由以上諸說及余之實驗觀之,則本藥為有力之興奮藥,而有鎮痙、鎮痛、解毒等之特能。又有時現鎮嘔、催吐、緩下之作用。實醫家不可一日或缺之要藥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