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及子之醫治效用
《本草綱目》曰
蘇莖葉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別錄》)
除寒熱,治一切冷氣。(孟詵)
補中,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止腳氣,通大小腸。(日華)
通心經,益脾胃,煮飲尤勝,與橘皮相宜。(蘇頌)
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魚蟹毒,治蛇犬傷。(時珍)
以葉生食,作羹,解一切魚肉毒。(甄權)
蘇子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下氣,除寒,溫中。(《別錄》)
治上氣咳逆,冷氣,及腰腳中濕氣,風結氣。(甄權)
調中,益五臟,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瘕結,消五膈,消痰止嗽,潤心肺。(日華)
治肺氣喘急。(宗奭)
治風,順氣,利膈,寬腸,解魚蟹毒。(時珍)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香蘇散條曰:「此方於氣劑中有揮發之功,故凡男女氣滯,胸中、心下痞塞,默默不欲飲食,懶於動作,脅下痞硬,用大小柴胡等反激者,或鳩尾甚痛,晝夜悶亂,用建中、瀉心類無寸效者,與之奏意外之功。有一婦人患心腹痛,盡諸醫手,不能愈。一老醫用此方,三帖霍然。昔之醫師,以此方療兵卒,亦揮發氣鬱故也(求真按:『用香蘇散之病證,可與半夏厚朴湯』),但不可拘泥於《局方》之主治。又蘇葉能解食積,故由食魚毒而腹痛,或喘息,若用多量紫蘇即有效。」
由此等說觀之,則本藥可謂有亢奮性發汗,鎮咳,健胃,利尿藥,兼有鎮靜,鎮痛,解毒(魚毒)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