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二麻黃一湯之注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傷寒論》)
【註】
尾臺氏曰:「『服桂枝湯』以下十八字為白虎加人參湯之條文,錯亂混入也。」此說是也,因脈洪大者,未曾有與桂枝湯之理故也。「若」以下雖為本方證,然「宜桂枝二麻黃一湯」之句當接續於「日再發者」之下解,非「汗出解後與本方」之謂。東洞翁本方定義謂治桂枝湯證多,麻黃湯證少者,此說宜從之。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10克 ,芍藥、生薑、大棗各7克 ,麻黃、杏仁各4克 ,甘草6.5克 。
上細銼,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先輩之論說
《類聚方廣義》論本方條曰:「中風傷寒,棄置多日,或發汗後邪氣猶纏繞不去,發熱惡寒,咳嗽,或渴者,宜選用以下三方。」
求真按:「以下三方,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也。」
瘧疾,熱多寒少,肢體惰痛者,五七發之後,擇桂枝二麻黃一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先發時溫覆發大汗,則一汗即愈。若渴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湯,三方皆截瘧之良劑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