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桂枝芍藥知母湯之注釋

桂枝芍藥知母湯之注釋

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按『,謂瘠病之人也。」
《金匱要略述義》曰:「諸肢節疼痛,身體(《脈經》作『魁瘰』,《類聚》同,《輯義》訛『魁』為『瘣』,趙原刻作『魁』)。按『』,恐以『魁瘰』為是。…據此,則『魁瘰』者,蓋以《爾雅》之『魁瘣』,謂疼痛之處如盤結磈磊也。」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謂以身體瘣為目的。治歷節經數日,骨節如木之疣而腫起,兩腳有微腫而疼痛,因而逆上為頭眩、乾嘔等證者,又用於腰痛、鶴膝風等,又俗稱腳氣者,此方有效。腳腫如脫者,謂足腫如脫,不能行步也。」
求真按:「余之實驗則以前說為非,後二說為是也。即本條是述慢性關節炎,猶如畸形性關節炎之證治。」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知母、防風各5,芍藥3.5,甘草、麻黃、附子各2.5,生薑、白朮各5

煎法用法同前。

先輩之論說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風毒腫痛,憎寒壯熱,渴而脈數,痘瘡將欲成膿者。而不能十分灌膿,或過期不結痂,憎寒身熱,一處疼痛,脈數者,此為餘毒,將成膿也,宜此方。若膿已成者,宜早以鈹針割開,兼用伯州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