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之醫治效用
本藥亦為一種利尿藥,以尿利之減少或頻數與胃內停水為主目的方可用之,與茯苓、白朮無異。
然茯苓適於此等症狀之外,兼治心悸亢進、眩暈、肌肉之間代性痙攣等,而通用於表裡陰陽虛實之各證。
本藥不能治心悸亢進及肌肉之間代性痙攣,有醫冒眩之作用,多用於裡虛證。
白朮之用於虛證與本藥無異,但其性溫,故適於陽虛證,不適於陰虛證。
本藥性冷,故不適於陽虛證,而適於陰虛證,有去溫熱及治渴之效能。
此三藥之分別也,至於其他,概為大同小異耳。
《本草綱目》曰澤瀉根【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風寒濕痹,乳難。養五臟,益氣力,肥健,消水,久服則聰明耳目。(《本經》)
補虛損、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三焦膀胱之停水。(《別錄》)
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通宣水道。(甄權)
主頭眩、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止尿血,主難產,補女人之血海,令人有子。(大明)
入腎經,去舊水,養新水,利小便,消腫脹,…止渴。(元素)
去脬中之留垢、心下水痞。(李杲)
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時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