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湯之注釋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傷寒論》)
【註】
太陽病桂枝湯證,以麻黃劑誤汗,其藥力雖盡,而漏汗不止。病者惡觸於風,小便難通,四肢稍攣急,難以屈伸者,以本方為主治也。所以汗漏不止,至於惡風者,由誤治而皮膚虛衰,乃半移行於陰證故也。小便難通者,因汗漏出不止,失去多量液體之結果。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亦由體液亡失,肌肉之營養失調也。以上之症狀可謂因於誤治,表證尚未全去,同時陷於陰虛證者,則用桂枝湯以解表證,以附子治陰虛證也。故本條之病證可知其為虛證而表裡陰陽各相半也。
桂枝加附子湯方桂枝、芍藥、大棗、生薑各7克 ,甘草5克 ,附子2.5克 。
煎法用法同前。
桂枝加朮附湯方
前方中加朮7克 。煎法用法同前。
桂枝加苓朮附湯方
前方中加茯苓7克 。煎法用法同前。
求真按:「此二方者,為東洞翁之創製。然余不用前方,惟用後方耳。」
桂枝加苓朮附湯之鄙見
桂枝加苓朮附湯者,為吉益東洞翁之創方。然其實不出仲景之桂枝加附子湯及桂枝去芍藥加茯苓朮湯之合方,故於本方當然含此二方之精神。又不僅包含為此二方原方之桂枝湯方意,且本方中包含茯苓、桂枝、朮、甘草,故寓苓桂朮甘湯之精神。又以有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亦含蓄真武湯之方意。故本方者,宜參照關於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茯苓朮湯、真武湯之仲景論及諸說而活用之,概括的說明之,至難也。是以本方意複雜,而臨床應用範圍廣大也。
先輩之論說治驗
《類聚方》曰:「桂枝加附子湯者,治桂枝湯證之惡寒或肢節微痛者。」
求真按:「此說作本方之定義,甚為不備。因桂枝湯證已有惡寒、身疼痛之證,不加陰證之二字,則不足為本方之定義也。」
《方機》曰:「濕家,骨節疼痛者(兼用應鐘七寶),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者(兼用南呂或紫圓),或頭疼重者(兼用應鐘),或身體麻痹者,或頭痛劇者,桂枝加朮附湯主之。濕家眼目不明者(兼用應鐘或紫圓或七寶),或耳聾,或肉筋惕者,桂枝加苓朮附湯主之。」
求真按:「東洞翁治術往往過劇,而有濫用峻下劑之癖,故關於所說之兼用方,不宜盡信也。」
《建殊錄》曰:「老人病後肘骨突出,難以屈伸。先生診之,腹皮攣急,四肢沉惰,時有上逆,作桂枝加附子湯及芎黃散使飲之,時以梅肉散攻之。數十日,肘骨復故,屈伸如意。」
求真按:「腹皮攣急者,即右腹直肌攣急之謂。時有上逆者,時時有上衝發作之意也。」
一病者臥病三年許,其病口眼喎斜,四肢不遂,居常唾涎,語言難通。先生診之,作桂枝湯加朮、附各三兩 使飲之,時以平水丸雜進,出入半歲許,全復常。
《續建殊錄》曰:「一男子嘗患頭重而微痛,鼻中冷,清涕不止者有年。於是按其腹,自少腹至心下攣急,脈微細,飲食如平日,與桂枝加茯苓朮附湯,兼用應鐘散,而諸證得治。」
求真按:「自少腹至於心下攣急者,右腹直肌攣急之謂也。」
一男子年五十餘,手足麻痹,不覺痛癢,頭重,小便不利,舌上有黑苔,飲食如平日,與以桂枝加苓朮附湯,兼用應鐘散,服之月餘,諸證悉愈。
求真按:「陽證之黑苔,則於理舌必乾燥,飲食當減。有黑苔而飲食如平日者,明為陰證,則當處以此方。」
一旅客嘗游學於浪華,出名片進謁曰:「吾嘗有濕瘡,百方無效,荏苒至於今日。其始身疼,腰痛,四肢不仁,狀類癱瘓,不能危坐,唯如跏趺僧,得以安息耳。今又加乾咳一證,其咳不輕,因之晝夜不得安臥。醫以為勞瘵,束手不能療,故來請診治。」先生診之曰:「此為血咳,非勞瘵也。」乃與桂枝加朮附湯服之而得愈。
求真按:「此病恐為肺梅毒。」
《成績錄》曰:「一男子周身疼痛,足痛頗甚,變為大熱,手不可近,堪以浸於冷水中。先生診之,腹中無實處,乃與桂枝加朮附湯而愈。」
求真按:「於表雖有大熱,然腹部虛軟,故決為陰證發熱,可與本方也。」
一男子年三十許,尿毒淋瀝,莖中疼痛,身體羸毀,時有蒸熱。醫曰:「毒在骨髓,藥所不及。」其人頗懼,遂謀於先生。先生曰:「此內疳瘡也。」與桂枝加朮附湯,兼以七寶丸,痛止膿清,遂得全治。
求真按:「若僅用水銀劑,恐無此捷效。」
《證治摘要》曰:「按病人每患附子劑之證不多,其人患下疳時,則宜與葛根加朮附湯,後與桂枝加朮附湯,則不用他藥而愈。此證若用輕粉丸則多死。」
求真按:「此下疳之硬軟雖不明,然其無論屬於何類,而水銀劑概不適也。因有附子劑之病者,外觀上雖如常人,然其虛弱已極,不堪峻藥矣。」
桂秀馬氏之《外科總論》曰:「(甲)直接衝動法,凡營養不良之老人或惡液家,特易患慢性炎,有是等之病者,以全身營養旺盛而得驅除炎證物,且與以赤酒及其他之衝動藥時,治療最速也。舊時患梅毒,雖以水銀劑、碘劑等不奏寸效,數發者,單由強壯食餌法及入浴法,而往往有全治者,亦足以知衝動法之有奇效矣。」
求真按:「此說可與鄙見互證。」
一男子三十五歲,嘗患傷風,或頭痛,或腦痛,或泄瀉之證。每病不以附子劑則不愈,爾後患下疳。予與葛根加朮附湯,家人疑余非專門,託外科治之,與輕粉丸,下利數行,變證蜂起,不日而死。
一男子二十歲,患蠟燭疳,陰莖原長四寸,腐蝕而成二寸半。先父與桂枝加朮附湯,二十日,不用他藥而腐蝕止,龜頭生如故,但陰莖比平素短一寸半耳。
求真按:「外科疾病,僅以內服能易為治,可見古方之微妙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