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黃湯之注釋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金匱要略》)
【註】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水雞聲者,為痰與氣相觸之聲,在喉中連連不絕也。」蘇頌曰:「蛙即今水雞是也。」陶弘景曰:「蛙與蝦蟆一類,小形而善鳴者為蛙。余按水雞非今之水雞(秧雞),蛙即今之青蛙。喉中水雞聲者,當呼吸時,咽喉之內發出如蛙鳴之謂也。」
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3.5克 ,麻黃、生薑各5克 ,細辛、紫菀、款冬花各3.5克 ,五味子6克 ,大棗3克 ,半夏7克 。
上細銼,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先輩之論說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久咳不止,或產後喘咳,頸項生痰癧,累累如貫珠者,去細辛、五味子,倍射干,加皂角子,有效,兼用南呂丸。」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用於後世之哮喘。水雞聲者,形容哮喘之呼吸也。射干、紫菀、款冬花利肺氣,合麻黃、細辛、生薑之發散,與半夏之降逆,五味子之收斂,大棗之安中而成一方之妙用。比西洋合煉之制藥較勝多多矣。」
故恩師和田 先生曰:「本方用於急性肺炎大勢解後,有妙效。」
求真按:「先師治急性肺炎,先以桔梗白散,經吐下後,用本方。然本方含細辛、紫菀、款冬花之溫藥,故發熱時不可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